新冠状疫苗三期试验的风险有多大?免疫专家是这样解释的。 《环球时报》综合报道: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与牛津大学合作研制的新冠状病毒疫苗,由于一位参与者意外发病,最近被迫叫停正在进行的三期临床试验。 虽然美国CNBC新闻网12日称,该疫苗在经过快速评估后,已重新获得英国官方批准,允许继续进行试验,但仍有人对此事件表示担忧,担心三期疫苗在接种过 程中究竟有多大风险? 一个匿名的疫苗专家13日对《环球时报》说,从科学的角度来说,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体的免疫机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。一般不良反应主要有两种:一种 是使用活疫苗的减毒原体,可引起严重感染,如脊髓灰质炎治疗中使用口服糖丸,其致残率高达20%;另一种是过敏,可引起过敏性休克、喉头水肿等。英国疫 苗属于后一类,参与者原因不明,很容易让疫苗背锅。此外,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杨占秋教授13日还表示,疫苗三期试验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、腹泻 、呕吐、注射部位红肿等。目前尚不清楚英国接种者发病与疫苗是否有直接联系。尽管如此,英国官方还是批准重新开始试验,至少表明症状与疫苗无关。 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借机宣传说,“中国给成千上万人注射了新冠状病毒疫苗”,并夸耀西方药企“有问题”,强调九家西方药企已签署联合声明,承诺在完 成临床试验之前,不会让政府批准“大规模注射”试验阶段的疫苗。实际上,这家报纸玩了个“偷换概念”的把戏,把中国药企与那些因工作需要必须在实验 阶段进行疫苗注射的公司员工和记者等人联系起来,说是在进行“大规模公众注射”。环球时报采访的疫苗专家说,中国颁布的疫苗管理法规定,只要获得许 可,疫苗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紧急上市或大规模紧急使用。在紧急情况下,所有接种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。 如果再次出现像武汉疫情一样严重的情况,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说,相关地区应该大规模接种疫苗,但是,在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,现有疫 苗还不能达到普通人大规模接种疫苗的水平。此外,他建议应分层接种疫苗。如果有必要前往爆发高风险的海外地区工作的人群,如与疫情有关的医务防疫员 等特殊人群,应建议进行首次接种;随后,为保证社会基本运转,应进行饮食、安全、清洁等接种;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务员,例如学校等人口密集地区 的工作人员,应视情况进行分阶段接种。(张旺) |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