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抖音为什么推粉丝少》
上周帮朋友看号,差点没把我气笑 —— 她一个 200 粉的小破号,随手发的遛狗视频点赞居然比我 2 万粉账号的爆款还多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抖音的流量越来越像 “玄学”?粉丝量就是个数字摆设,有时候还不如路边摊的吆喝好使。
一、粉丝量?那只是抖音给你的 “安慰奖”
我最早做美妆账号时,吭哧吭哧攒到 1 万粉,心想总算熬出头了。结果某天发了个眼影教程,播放量卡在 500 死活上不去,反倒是隔壁 500 粉的新号,同款内容轻松破 10 万。后来才懂,抖音的流量池根本是 “高考分班制”:
- 新手村优待:新账号前 5 条视频必给测试流量(就像超市试吃,总得让你尝个甜头);
- 千粉账号才是隐藏王者:粉丝量刚过千时,系统会疯狂给你塞推荐位(别问为啥,我怀疑是算法在找 “潜力股”);
- 10 万粉的诅咒:到了这个门槛,反而容易触发 “防垄断机制”(某教育类同行 10 万粉后,播放量直接腰斩,气得他改行卖螺蛳粉)。
这规则对新人真不友好是吧?但换个角度想,我那个做宠物零食的学员,硬是靠 “假装自己是新号”(清空旧内容 + 换拍摄风格),把濒死的账号救活了。
二、抖音为啥要 “打压” 老账号?
先说个反常识结论:抖音怕的不是你凉,而是你太火。去年有个 50 万粉的穿搭博主,因为广告报价太高,品牌方转头找了 10 个 5 万粉的账号分摊预算 —— 你看,平台这手 “流量均贫富” 玩得多溜。
更阴的是用户体验这套:
- 防信息茧房:要是你关注的大 V 天天霸屏,抖音就变成 “XXX 专属 APP” 了;
- 逼你花钱投流:认识个百万粉大佬,现在不买 DOU + 根本没人看(小声说:我怀疑这是平台的 “养蛊策略”)。
说到这个,想起抖音最近连明星流量都下滑… 周杰伦新歌发布当天,居然被几个素人赶海视频抢了热榜。
三、那些 “不能说但很香” 的潜规则
后来我才明白,在抖音:
- 发第二遍会爆不是玄学,是算法第一次没识别清楚你的 “标签”(试过同一个视频换 BGM 重发,播放量翻 8 倍);
- 内容垂直度?不如当 “斜杠青年”:美食账号突然穿插宠物内容,可能触发跨标签推荐(但别学我学员乱改赛道,他后来播放量暴跌到两位数)。
最骚的操作是 “战略性掉粉”:有个 3C 类账号故意发几条无关内容,掉粉 20% 后,推荐量反而回升了…(此处省略脏话)
结语:所以该怪粉丝还是怪自己?
现在我看自己 2 万粉的账号,就像看一张过期的超市优惠券 —— 食之无味,弃之… 算了还是再挣扎下。毕竟在这个 “算法导演,观众只是群演” 的片场,谁知道下次推流会不会轮到你的镜头呢?
(突然离题)对了,你们发现没有?最近抖音连 “点赞” 都变得吝啬了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