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为什么抖音粉丝数不变了》
上周见了个客户,他瘫在咖啡厅沙发上一脸生无可恋:”我每天熬夜剪视频,粉丝数卡在 5000 整整三个月,抖音是不是把我拉黑了?” 我差点把美式喷出来 —— 这场景太熟悉了,三年前我的账号卡在 2 万粉时,也这么怀疑过人生。
说实话,现在打开后台看到那条笔直的粉丝增长曲线,我反而会心一笑。去年有个母婴号同行,连续发了 20 条辅食教程,每条播放量都破 10 万,结果粉丝就涨了 300 多个。她跑来问我是不是被限流,我反问她:”你上次主动关注一个教做菜的账号是什么时候?” 她愣住的样子我现在都记得。
平台早就不按套路出牌了。2021 年那会儿,随便拍条狗狗拆家的视频都能涨粉上千,现在?除非你家狗能拆完家后自己用剪映把视频配上热门 BGM。有次我偷偷用新号发同样的内容,播放量居然是大号的三倍 —— 算法现在明显更 “宠幸” 新账号,毕竟拉新数据好看啊。
但别急着骂算法。上个月我翻出三年前的爆款视频,尴尬得脚趾抠地:那些对着镜头硬凹段子的内容,现在连我自己都懒得看完。用户早被养刁了,去年我们团队测试发现,观众在决定是否关注前,会下意识滑进主页看整体调性。有次我突发奇想把某条视频封面全改成统一 ins 风,第二天粉丝居然破天荒涨了 200 多 —— 虽然这个偏方后来失效了(笑)。
最扎心的真相是:我们可能都在自嗨。去年有个美妆博主跟我哭诉粉丝不涨,我点开她主页,连续十五条都是 “新手眼影教程”,连滤镜都没换。这不叫坚持垂直,这叫把观众当金鱼啊!我自己也踩过坑,有段时间疯狂追热点,今天拍 “沉浸式体验” 明天搞 “海底捞隐藏吃法”,粉丝数倒是没掉,但后来发现后台取关率高达 70%—— 人家是被标题骗进来的,根本不是我真正的受众。
话说回来,粉丝数不动真不一定是坏事。我有个做汉服科普的朋友,粉丝常年稳定在 8 万左右,但她的直播间成交额是我的三倍。平台现在更看重停留时长和互动率,有次我故意停更两周,结果回归那条视频的完播率反而飙升。这就像谈恋爱,死缠烂打不如偶尔玩消失?(危险发言)
最近我开始用 “养鱼思维” 做内容:每发三条常规视频,就憋一条能让人忍不住点进主页的 “钩子视频”。比如有期我把所有失败素材剪成合集,文案写 “这些视频没发出去的理由太离谱了”,这条的转粉率直接翻倍。还有个邪门发现:下午四点发的视频,粉丝增长总是比晚上八点好 —— 可能打工人那会儿正摸鱼?
有时候半夜看着后台数据,会突然理解为什么前辈说 “抖音运营最后都是玄学”。上周我那条认真打磨的科普视频播放量惨淡,随手拍的办公室冷笑话却爆了。但转念一想,三年前让我焦虑的粉丝数停滞期,恰恰逼着我学会了看深层数据。现在看到 “5000 粉魔咒” 的客户,我都会说:恭喜啊,你的账号终于成年了。
(掏出手机看眼后台)哦对了,刚才说的那条失败合集视频… 现在粉丝数又开始躺平了。你懂的,这就是抖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