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指定的个人认养,每一株不低于200元/年。 四川古树名木认养工作有望进入规范实施阶段。 古代树木的名字。 承认过程。 --申请。 任何一方均可通过书面或网络等方式,向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申请确认。 --核实资料。 有关当局核实古树名木的认养资料,同意认养事宜。 --订立协议。 管理当局与认养人和被认养人签订古树名木捐赠认养协议 -资金的支付。 承诺书签署后15天内,向受捐机构缴纳捐款(逾期不缴视为自动放弃) --收到证书。 园林主管机关依认养人之意愿,核发认养证明书,载明认养人之姓名、 标识包含了认养单位或个人的名字,认养期限和其他信息。 哪种古树名木可认种?如要认养古树名木,应办理什么手续?赔偿数额的标准是什么?18日,记者从四川省林草局获悉,四川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、四川省林业草原局、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组织起草的《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并将于2020年9月16日起施行。 至少一年的认养期限不得超过三年。 据记者了解,《办法》首先明确,古树名木认养是指国家机关、人民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(以下简称"认养人")通过一定程序,以捐资助学的方式,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。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的认定工作。 其中,县级以上地方林业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(以下简称园林主管部门)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,县级以上地方绿化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。 古树名木的保存应遵循下列程序: 认养方通过书面或网络等方式,向县级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提出认养申请。 县级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核实古树认养资料,商定认养事宜。 县级人民政府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与认养人、权属人(个人)(以下简称被认养人)签订《古树名木捐赠认养协议》,明确认养人、认养期限及相关权利义务。 认养人应在捐赠协议签订后15天内,将捐赠资金缴入受捐机构,逾期不缴的视为自动放弃捐赠权利。 县级绿化委员会(或绿化委员会办公室)根据受助对象的意愿,向受助对象发放认养证书,并在受助对象自愿的情况下,对受助对象挂上认养标志。收养标识牌包含收养单位或个人的姓名、收养期限及其他相关信息。 古树名木认养期至少为一年,最长不得超过三年,认养期满后方可优先续签。 未指定个人认养。 每个品种每年不少于200元。 记者在《认养办法》中看到,认养方可以指定特定的古树名木认养,也可以捐资对非特定的古树名木进行认养。捐赠对非特定古树的认养,由古树主管部门指定认养对象。在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的同意下,认养方可单独或联合进行认养。同一古树名木有多人认养的, |
最新评论